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莊凱帆2015
考取第一志願:交大科管
首先要先感謝趙敏老師,是您讓我看見我有轉換跑道、實現夢想的希望,在心情失落時不斷督促我們沒有時間失落了,既然選擇了這條路就要盡全力走完,才有今天的收成。雖然我是一個跟老師講會就會肚子痛所以不敢去找老師的學生,但老師的話我都銘記在心,常常成為我的動力。
一、交大科管:
[筆試]今年我報考甲組,考得是科技英語,而科技英語其實完全是在考英語(幾乎沒科技),包含文法、克漏字等等,所以建議學弟妹跟著趙敏老師的步伐準倍多益就會很有幫助了(我的多益700分,科技英語考了65分,算很不高的分數,是靠口試才讓結果有起色)
[口試]想考交大科管的學弟妹一定要多關心科技相關時事,可看"數位時代"雜誌,經濟日報也有很多台灣最夯的高科技產業,一定要清楚自己為何要考科管所,動機一定是老師最關心的(第一句馬上問"位什麼要來考我們所?")。
還有一個比較特別的經驗是這次許多人都被教授問到"你認識我嗎?"我剛好有去看較受的研究,本身對照片比較敏感所以看一次有印象,所以成功達出兩位教授的名字和研究主題,教授滿意的說"妳有做功課喔!!"算滿幸運的。
二、一般企研所(統管組)準備方法:
[暑假]
我的補習經驗與一般人較不同,我在6月底才決定要轉考企研所,而當時我已接到7月份的實習機會,所以我選擇報名TKB數位學堂,到8月初正式開始上課。當時我為了能跟上大家的進度,每天3~6小時再TKB,假日則可能是9小時,一直在補課幾乎沒時間念書。於是我早上6點便會起床算統計學,並整理一些公式貼在牆上睡前背,而管理學也是先背為主。但如果讓我重新選擇的話,我會重新再規劃一次我的時間,念書及補課需並重,才會真正學到東西。
[秋季班]
*管理學:而秋季(個案分析)我才開始進入趙敏老師的班上。因為管理學是一個非常需要腦力激盪的科目,所以能藉由讀書會互相討論,此時一定要隨時問問自己在讀書會中貢獻了什麼?這是你進步的來源喔!
*統計學:我仍在補課中,此時最重要的就是不能忘了前面的又要學習新的。我將統計學分為1~6章機率論的部分,以及7~13章的統計學,每天一要讀到這兩部分(其實是學經濟的個經總經那樣安排的)。
[題庫班]
*管理學:最常看到學長姊的心得文說「跟著趙敏老師的步伐就對了」可一點都沒錯。但此時最重要的就是統整和學寫題目的階段,要如何把之前所背的理論和案例做最適當的應用。我在這段摸索其非常得辛苦,對暑假沒有考過小考和寫過功課有一直趕課的我完全不知道在做甚麼。而當時我禮拜六要自己去補統計,我會在補完後留下來看張貼的範本,在回家的路上不斷思考解題的結構,以及用自己的案例套用看看,之後果然寫題目時就順暢很多了。所以我給學弟妹的建議是要自己沉澱下來思考過才會是自己的。
*統計學:很感謝張翔老師把所有人用最高的標準在看待,不會因為妳不考台政,或你考的是企研不是財管而有所差別對待,雖然許多考企研的學生認為沒必要學到這麼難的,但我認為用最高標準要求自己,雖達不到,但用來應付普通企研所考試綽綽有餘,看大家自己怎麼決擇囉。這時會發現其實一份考卷中有70~80%都是考7~13章,所以我就集中衝次這幾章,前面機率論是之前累積及寫到考古題再翻出來複習。
[考前]
*管理學:「跟著趙敏老師的步伐就對了」仍試用哈哈,不要重壓你覺得會考的地方其他放而不讀。記得今年考中央企管時,許多人仗著去年中央出了70分的英選,在考前大讀英選(包括我)。但考卷易發下來是5題申論,幸好我前天才考完北大所以愣了3秒還是能順利書寫,但有些人就不那麼順暢囉!
*統計學:我將我最容易錯以及真的很難背又容易考的公式用自己的方法在整理了一遍(也有些是按照學校特愛考的分類),每次考前都只帶著那本筆記本,真的很有用。
[心得]
學弟妹們一定要不斷問自己為何要考研究所,願景通常放在研究所之後,並不是只把研究所當一個"可翻身讓最後學歷的校名好聽"的人通常都會考得比較好,當時在某個階段我一心想進麥肯錫顧問公司(哈哈哈雖然現在看來有點可笑),但我會因為這樣再賴床的季節裡驚醒,心中想得是"用自我價值創造他人價值"而開始念書。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支持,有時是家人、有時是夢想、有時是趙敏老師等等,調整好自己的心情最重要。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