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成功大學工業與資訊管理學系:鄭葦彥2021
考取第一志願:政大企管
 
一、考取校所
 
政大企研所(正取)
成大企研所(通過一階/二階備取)
中山企研甲組(正取)
 
二、自身背景與基礎
 
(一)、原校系背景:成功大學經濟系(大一)工業與資訊管理學系(大二~大四)
 
(二)、選考動機:大學必修經濟學、統計學、微積分,都有定程度掌握,但缺乏管理學專業訓練。考量企研所專業需求選考管理學,一來準備考試,二來能充實自己的問題分析能力與專業。
 
(三)、進班基礎:暑假進班,被分在跨考生讀書會。管理學幾乎是零基礎,經濟只有經濟學原理基礎,對於個、總經沒有概念。暑期前兩週因兵役未到班。
 
三、考試準備過程 (適用完全沒有基礎者)
 
(一)、7~9月(管理、經濟正課基礎) – 現在的你還沒有資格跟別人比較!
 
1. 心態建立:建立自己讀書的意識是很關鍵的。相對春季班就開始準備或本科系學生,跨考生要清楚知道自己的狀態不具優勢,一開始盡量不要跟他人比較,眼高手低。這三個月關係到題庫般的基礎,事先規劃課程進度並如實完成,切記重質不重量。
※ P.S.:這時候的作息因為剛退伍和正常世界有「時差」,我大約都6:00起床,7:00運動,8:00梳洗吃早餐,9:00進圖書館到17:00,回家就休息不讀書了。
 
2. 管理學:趙敏老師上課超級嚴格,專注聽課,勤作筆記是上課時唯一要做的事,老師說做什麼就做什麼。因為沒有基礎,回家每週1天完整複習課本內容,把老師說要背的構面、定義背起來,再花2天各3小時完成作業(一開始的寫超慢),1天練習英選(要用考的!),1天準備讀書會開會時事,1天讀書會開會討論。持續循環到正課結束,反正該做什麼就做什麼!
 
3. 經濟學:這階段在打基礎,為了避免自己為了抄筆記沒法兼顧老師講課,也希望可以彈性調整自己的進度(盡量只能超前不落後),正課我選擇雲端課程。上課我常用2倍速上課,先聽完老師的說明再按暫停整理筆記。建議依照自己的能力安排進度,不要為了追進度或覺得某些觀念太難就跳過(課本後面習題我這階段還沒有碰),吃下去就對了。
 
(二)、10~11月(管理、經濟題庫+複習一) – 做就對了,哪來的時間猶豫!
 
1. 心態建立:大約6~8週的時間,就要面臨第一次模考,但經濟學面授正課到10月中才結束,自行安排章節複習進度很重要,不能什麼都依賴老師喔!
※ 大家都是同一個老師,一樣內容,唯一差別就在個人私下差異化努力囉!
※ 恐懼、焦慮來自未知和不確定性,發現自己在焦慮,就去讀書吧!這是化解未知和不確定最好的方法。
 
2. 經濟學:雲端正課大約9月底我完全完成,題庫班我才選擇面授正式見到楊莉老師(第一次聽到老師浮誇的高分貝聲音真的一隻憋笑)。排隊大概360號左右,但還是很幸運坐在中間第二排的位置。每週除了老師小考進度的章節一定要完整複習完(筆記+題目計算),我還會安排額外1~2章節的複習進度。一週複習章節約來到3~4章。
(小技巧:盡量總經、個經進度平衡,不然會很容易讀膩!)
 
3. 管理學:個案班、題庫班,還是一句老話,老師說什麼就做什麼,因為已經有了完整的管理學基礎,每週閱讀商週有興趣的內文,並簡易的在空白處寫下重點標題。一定要乖乖完成作業。
※ P.S. :11月第一次模考後我遇到一段彈性疲乏的階段,提不太起精神堅持讀書習慣,感謝趙敏老師在meeting時願意放下平時嚴肅的面具給了我一個溫暖的微笑鼓勵我重新調整,重新再出發。
 
(三)、12~1月(管理、經濟題庫+考古題) – 該做的都做了,還有什麼好擔心?
 
1. 心態建立:有了前面扎實的基礎和複習,相對知道自己的狀態,不會因為未知而恐懼。這階段開始每天考考古題,8:00在國家圖書館門前等開門,17:00回家休息。
 
2. 管理學:5個30分鐘的進行(雖然不一定做得到),哈!
時事、解考古題、查資料、複習理論… 不斷循環。
 
3. 經濟學:研究所、轉學考考古題能做得盡量考過,不熟、忘記的章節再次撿起來即可。
 
四、感謝:
 
(一)、趙敏老師:
 
這9個月從暑期正課到題庫,老師的堅持和嚴格是有其用意和道理的。雖然過程常常覺得壓力好大,但除了知識的傳授,老師培養我積極的學習態度和持續發現問題並解決的能力,持續調整自己的學習狀態。總能感受到老師是真心想要每個學生都好,在鋼鐵般的原則下,其實藏著一顆溫暖的心。口試模擬時,每次我都被電到好失落,但老師的提醒卻也是最深刻的激勵,持續推著我改進,並且鼓勵我前進。真的有太多感謝!
 
(二)、楊莉老師:
 
楊莉老師上課總能用他高八度的浮誇聲線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用簡單的說明講解複雜的觀念。從題庫班海量的題海中,找出最核心的觀念題目更近一步加深觀念,有系統、邏輯的教學,深具品質與榜單保證。感謝老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趙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