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大學法律學系:葉冠妤2022
考取第一志願:成大企研
※圖文並茂、閱讀舒適版※:https://shy-citron-dc2.notion.site/ed7769d5b44843f4a039540e19bd94ef
※時間寶貴,寫在前面※
這篇心得不只是為補習班,更是實現對自己的承諾:有沒有上榜,都要把這將近一年的歷程、感謝記錄下來。考試成績差強人意,但如果可以提供任何人一點小小幫助,再好不過。文長,建議先瀏覽大標,針對需求,擇要閱讀之。最適合閱讀者:全職考生or你覺得後悔是世界上最可怕的事。
一、個人背景、考研動機、考試成績
(一)個人背景
1. 學歷:政大法律系2021畢業,全職考生
2. 考科組合:經濟學、管理學。程度幾乎等於零,經濟只有高中選修公民+大學通識「生活中的經濟學」的概念;管理雖然有老爸影響,但學科方面完全不理解。
3. 在校成績:畢業排名70%(什麼課都想上,但沒在管成績,爛到我猶豫要不要打出來^ ^)
4. 經歷:系排隊長、家教、實習、營隊組長(基本上沒有可以讓人覺得很厲害的經歷)
5. 證照:TOEIC 925,TOEFL iBT 90
(二)考研動機
1. 強烈、持久的動機:不論是志趣不合、想要更好的學歷、起薪更高等等,隨便什麼原因,只要這個想考企研所的動機,對你夠強烈、持久,可以支持你走完這段不怎麼舒適的路程,都好。
2. 切身相關,不是為了滿足別人的期望:我的話,很簡單,我的經歷、我的背景科系,在我找想要的工作時,成了阻礙,所以我要清除障礙。
3. 也許有一點不要愧對爸媽的成分在,但那是很次要的部分。
(三)考試未加權成績:經、管、英(門檻)、面試、結果
1. 成大企研:50、81、70、89、正取9
2. 北大企研:X、50、X、90.4+書審88、未過二階
3. 台大國企:42、X、72(60)、未過一階
4. 台大商研:58、60、74(70)、未過一階
5. 政大企研:60、70、71、未過一階
二、管理學、英文備考階段安排(趙敏老師)
到補習班報名前,我爬了超級多文章,才決定考經管組,不過選擇趙敏老師很迅速,原因無他:讀書會。讀書會不只在學科給了我很大幫助,精神方面也很感謝有讀書會組員(之後詳述,先說讀書會我愛你們)。每個上榜學長姐都說「聽趙敏的話就對了」,我一開始的時候想:嗯,好啦好啦,腦粉也是可以的,但這樣也太不負責了吧?現在呢,總是要相信一些東西才能上榜,相信趙敏的上榜機率絕對高其他的很多。
(一)階段一:暑假前(2021/4-2021/6)
1. 英文認證get,之後免煩惱:全職考生就沒有要幹嘛,趕快拿到多益金色證書。我是用國際學村黃綠本,如果是政大學生,政大二手書版常常有人在賣。
2. 了斷所有可能影響考試的人事物:我知道自己是一個很在乎別人看法的人,也會覺得其他朋友都已經工作、考上研究所、準備律師司法官國家考試,大家都在前進只有我一事無成,很不安。於是我把IG關掉,不過我開了沒有人追蹤的小帳,來看我需要的帳號,如:商業、學習、迷因、追星等等。因為我確定我不會因為這些東西分心,對我來說這只是考試消遣而已。
(二)階段二:暑假認真打基礎(2021/7-2021/9)
跟著趙敏老師的進度走沒錯,以下只提比較個人的部分:
1. 每日時間安排:這段時間我花在管理學上的時間和經濟幾乎是1:1,不符合老師的要求,不過不這樣我作業寫不完。
2. 理論背誦:暑期就是那本厚厚的講義吃完,建議當週把進度內的4-5顆星星背完,之後比較不吃力,不然後期人家在活用,你還在想這是什麼,就有點尷尬(做不到,至少要背5顆的!)老師上課有提供口訣或是技巧,我自己是會把內容重組,完全用自己的話說一次。背完會忘很正常,忘了再去翻就好。
3. 口袋案例企業:老師要求深入了解一家企業當口袋名單,不過行有餘力的話,可以找1-2間不同產業的企業了解一下,因為題庫班也需要做這件事,而且也很難一間企業用到底。建議沒有方向的話,可以先從讀書會組員的口袋案例,或台灣知名企業下手。
4. 令人崩潰的作業:這裡指的崩潰並不是量,而是覺得自己寫出來的都是垃圾。沒關係,盡力寫,在讀書會盡量討論,垃圾堆中總是會挖到黃金嘛,何況有些組員很強,大家彼此照應,吸收有用的資訊後,內化成自己的。有問題就問小助教,他們都很熱心也很願意分享!
5. 時事:因為是全職考生,沒有學校圖書館的強大資料庫可以使用。我訂閱天下雜誌(第一次訂閱蠻便宜的,記得要取消自動續訂),雖然內容可能沒那麼深入,但專題報導很不錯。我使用的方式是,先上「數位時代」瀏覽時事,再用「天下雜誌」搜尋深入資料。
6. 英文:我把學長姐傳承的英文單字筆記整理到Anki,但沒有好好跟著進度走,題庫才開始。(Anki的使用方式YouTube上有很多)
(三)階段三:題庫班(2021/9-2021/12)
這段過程,完全呈現一件事:「管理學是累積的學科。」,有人的版本就是可以讓大家讚嘆,但你就是怎麼模仿怎麼怪。(往年是先上個案班再接題庫,但因為疫情影響,擔心之後又沒辦法面受,所以將題庫班提前。)
1. 壓力暴增:老師每週會指定4-5題考古題當回家作業,讀書會則要討論2-3題,如果不妥善安排時間,開會前一天寫作業一定寫不完或是很爛。
2. 「5個30分鐘」:這應該是所有趙敏老師的知道的工作,分為:書寫作業、檢討作業、閱讀時事、理論複習、英選。全部做到當然最好,但順序或者要做哪些項目可以有彈性,像有時候我先看了題目,考的理論我腦袋一片空白(展現暑假不努力,題庫徒傷悲),那我一定先進行理論複習。我覺得這個工作最重要的在於:一件事只做30分鐘,這樣不會一直陷在寫不出來的泥淖,因為上考場你就是要寫出來,即使內容差強人意也沒關係。
3. 訂閱HBR:讀書會全組一起訂了哈佛商業評論,我認為很有用,內容案例經典,常常也是管理學理論的實例。不只要看,還要能變成自己的口袋案例,一天一篇好好弄懂比囫圇吞棗好。
4. Podcast很讚:一向有聽Podcast的習慣,我會在早上的時候放「天下零時差」;中午的時候聽「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的人物專訪,即使是比較舊的也不錯;晚上煮晚餐聽「敏迪選讀」,多了解國際時事解救每次虛無飄渺的總體環境分析SLEPT
5. 英文:這段時間我已經不擔心英文證照了。主要專注在英文聽讀和單字上,我用零碎時間背學長姐傳承的單字筆記,每天刷Anki,讀書會中後期有自發的每週小考。英文聽讀推薦WSJ的YouTube頻道,可以了解時事又增進英文。
(四)階段四:個案班(2022/1)
1. 不要超時:寫不完是大忌,真的不可以。我在台大商研的個案寫太久,以至於英選有很大一部份都是猜的,比較拿手的科目在考試當下就知道自己玩完了,這種經驗希望大家都不需要體會。
2. 學習架構:也許到了考前一個月,自己寫出來的東西還是被讀書會或是老師挑三揀四,但都是好事。把架構練好,過去累積的知識血肉才能好好填上去。
3. 英文:想說之後面是需要,除了之前讀書會的每週練習外,我還參加了VoiceTube的零元挑戰
(五)階段五:最後衝刺(2022/1-2022/2)
1. 安全感:我之前都沒有做管理學筆記,但這考前2-3週,我把英選拿出來看,把錯超多次的理論寫下來。另外,也整理幾個重要產業的案例,內容包含:組織文化、重要事件、個人想法等。確定自己的裝備再上考場,我就不慌了。
2. 再刷一次Robbins:手寫我每週只練一次,維持手感而已。透過英選,可以快速了解哪裡還不熟,需要加強。
3. 英文:單字筆記看過而已,每天會把Anki安排的複習進度順一次。
三、經濟學備考階段安排(王達昌老師)
報名的時候,另外兩個老師都已經幾乎滿班,加上我喜歡小班教學,經過試聽我覺得王達昌老師完全ok啊,就這麼跟著了。老師教學扎實重視基礎和活用,不走強硬路線,自由自在,完全是我喜歡的風格(但不自律就會和我一樣的下場喔^^)。榜單確實是一種證明,但每年學生幾百個,要確定自己也是榜單之一,這不能只靠老師呀;跟著王達昌老師學經濟,讓我不排斥這個科目,而且老師不只專業,更用心,隨時都可以問老師問題,而且資料都在雲端,超級方便。
(一)階段一:懵懂無知進度緩慢(2021/4-2021/6)
1. 春季班一週3小時課程:建議跨考生完全沒有經濟學基礎的人,時間允許就上一下春季班吧,反正價錢一模一樣,不上感覺有點虧。基本的數學還有各經觀念在春季有基本的認識,暑期進度很快的時候才比較不吃力。
2. 能跟就跟、能問就問:春季人少,壓力也還沒那麼大,適合找尋自己念經濟步調。老師給的作業是歷屆考古題選擇題,和一些老師自己出的題目,每週作業不多,我都有寫完而且有認真訂正。
3. 不要請假:既然都已經決定要考研究所了,一大筆錢都交了,能不請假就不請假。我5月初,為了球隊比賽請了一次課,結果補課麻煩又貴,突然三級警戒,讓我進度大亂。對跨考生而言,經濟就是缺了一次課,可能再也回不來的科目。
(二)階段二:暑假認真打基礎(2021/7-2021/9)
1. 疫情關係,雲端授課:每週有12個多小時的影片要看,還要加老師直播和補充影片。東西很多,所以我會把當週所有公告進度寫出來,放到固定上課時間,看不完的就額外找時間,看完就劃掉。
2. 乖乖寫作業、乖乖考試:王達昌老師的作業相較其他兩位老師已經少很多了^^,即使覺得還不熟,我也會寫也會考,現在出糗丟臉沒關係啦,只要最後榜上有名就好!我把寫錯、卡卡的題目都訂正到筆記本,到題庫班的時候可以針對暑假不熟的點再做複習。
3. 現在留債,神仙都救不了你:真。的。不。要。欠。債。切身之痛,不要不信邪,真的會哭。暑假後面的作業寫得很隨便,也沒有真正搞懂不清楚的觀念,看看成績,出事了吧。
(三)階段三:題庫活用(2021/9-2022/1)
1. 每日時間安排:我強烈抗拒一天讀書讀很久,所以7:30-8:00起床,8:45才會做到桌前寫經濟題目。一天自己在經濟上花的時間初期是5小時,十二月開始才到6.5小時。
2. 全職考生沒有磨合期:其實我覺得全職考生如果都有把該做的事情做對,經濟一定可以很好(但我不是)。既然不需要顧學校事情,每天有大把時間可以使用。題庫剛開始,老師複習第一章的時候,我就先挑了政大某一年的考題寫一次,才扎扎實實的感受自己還缺了多少。
3. 寫呀寫呀寫:不用多說,經濟是需要練習的科目,有寫有分,不寫沒分,即使每一堂課都全勤,也不代表你學會。老師給什麼寫什麼,偷懶會出事(看看我)
4. 模考一定一定要現場考:老師自己在後期舉辦兩次模擬考(和趙敏老師舉辦的無關),既然選擇王達昌老師,那老師出的模擬考,考出來的成績信度應該更高。而且現場考,旁邊有同學再感覺很不一樣,需要多多練習這樣的場合。
(四)階段四:最後衝刺(2022/1-2022/2)
1. 作息調整:這個階段對我而言最重要的是調整腦袋開機時間,題庫班我照著自己舒適的時間準備考試,但到了考前,要調整成考試狀態。我花了三週模仿各校考試時間,例如:星期一用台大商研的考試時間,星期二用成大企研的考試時間等等(中間休息時間拿來做管理學的5個30分鐘)。
2. 現在是加法,不是減法:不用到亡羊補牢的程度,但這段時間還是會練習一些題目,遇到不熟的地方,我就寫到活頁紙上複習,想成:我又拿到幾分了耶!而不是:天啊,這個都不會,我完蛋了…。靠這樣的心態,我撿回了菲利浦曲線,今年很多間都有考這個。
3. 吃飽、睡好、休息好:豬要養胖了才能殺,我們要健健康康才能上考場。雖然這段時間,我還是會感到緊張、不安,但我告訴自己:都走到這裡了,不管結果怎樣,都要走完。
四、一階放榜:等待焦慮和被揍
這段算是心情分享,沒有實質幫助。
(一)焦慮來源:考完每一間,我大概就知道自己完了,不是經濟沒寫好就是管理出事。總之,一階結果出來之前,我就一直跟自己說:你沒有扎扎實實的準備,筆試沒過很自然。
(二)政大放榜:即使一直催眠自己,政大放榜那天,很像被揍了一頓卻沒有還手之力。
(三)Life goes on:睡了一覺,接受事實,檢討,結案。後來台大放榜,沒上,倒是波瀾不驚
五、面試
考試成績差強人意,但面試的部分我可以大言不慚地說:表現還不錯,謝謝趙敏老師的口模,以及一起練習的夥伴,有任何問題都歡迎來問我吧!在一群人面前,我很難是第一個被看見的,話也不多,但面試只有一次機會,所以我把它當成舞台,憑著熱忱和自信,希望能被教授記住,我是一個真誠的學生。
(一)面試準備
1. 內在aka腦袋
(1) 時事敏感度:考完筆試後,雖然幾乎失去信心,我還是維持著每天聽Podcast的習慣,即使看不下文字,用聽的還可以接受。度過渾渾噩噩的兩天後,我回到原本閱讀接收的模式。也重新看了助教課講義,因為口試不一定考最新的東西。
(2) 英文:北大往年都是全英文面試,閱讀一篇英文文章,再回答英文問題,所以在口模之後,我和幾個同學約每天一起練習,自己當初題者準備文章,互問問題,強迫自己認真練習。
2. 外在aka舌燦蓮花、人要金裝
(1) 表達:王達昌老師每次都說:「面試是放訊!」訊號要對到教授的喜好,而不是隨意釋放。在面試的第一個訊號,常常是自我介紹。我練習自介的方式,是一遍一遍看著鏡子盯著自己的眼睛說話,一開始有點尷尬,但慢慢調整表情和手勢感覺還不錯。口模之後,也有找認識的學長姐和同學幫忙。
(2) 衣服:北大是我第一間過一階的學校,隔天我就去逛街了。我買衣服的準則是:研究所找實習面試的時候可以穿。所以一方面要正式,又不要太無趣,我選擇挑選比較活潑的穆勒鞋。
(二)面試關卡(北大、成大)
避免內容過長,請參考以下連結,或是直接在家族版搜尋面試資訊。
1. 北大企研乙組:英文好、教授看起來喜歡能讓人眼睛一亮的學生
https://shy-citron-dc2.notion.site/2022-194015c7fac4431f93a3e1ae1e070d10
2. 成大企研:隨機反應、不要害怕,當和教授討論問題就可以
https://shy-citron-dc2.notion.site/2022-f77a3fc981f9474bbb9ce353f6322869
六、結語
回頭爬梳這段歷程,雖然主要著重在準備方式,但也順便看了看過去的自己。即使昨天過得徬徨不安,曾經期待的明天也已經到來。沒有老師指引,身旁的人們相伴,我沒辦法去到陽光明媚的臺南。
(一)感謝
1. 感謝趙敏老師:每週從北跑到南,還要處理所有大大小小的事,24小時on call,2022相信趙敏一定贏。垃圾話講完了,只是想對老師表示respect!我直到考完試才第一次和老師講到電話(對,我沒有接到老師的新年早安電話QQ),老師真性情的反應,還有給予我未來規畫的建議,差點講到快哭出來。
2. 感謝王達昌老師:雖然我因為考試成績對老師感到抱歉(大家要乖乖寫作業啦嗚),但還好我的經濟是給老師教,才能有扎實的基礎。即使基礎題忘記怎麼寫,也可以自己推出來。謝謝老師讓我知道,這是一個社會運轉方方面面都需要的學科,讓我換個角度看世界。
3. 感謝親愛的讀書會聖彼得保政大:法蓉、艾霖、欣儒、若帆!天啊!我們終於一起走完了,好感人。和其他同學聊天,才知道我們真的很認真,謝謝你們從暑期都最後都用心開會,也認真關懷彼此。珊珊、浩洋、言臻、妍元,大家有不同的去處,可是暑期和題庫一起攻防,還有投入心力準備的時事,都讓我學到很多,後來還在群組鼓勵大家,真的人很好!
4. 感謝助教尹謙:不多說,因為說多尷尬哈哈哈,你就很棒!口模看到你很開心,我也順利去成大了。
5. 感謝大助教麥麥和博仰:我算是很少問問題的人,可是麥麥和博仰每次給的建議都很仔細,會盡力解除我的疑惑。另外,助教課的內容,無論是實體或是線上,上課的時候滿滿知識外,又可以有一些好笑的事,成為準備考試的動力。準備上課內容、改考卷、解決大小問題的同時,還要忙課業和實習一定很辛苦><謝謝你們!
6. 感謝詠順助教:助教只待暑期班,但來我們讀書會看了一次開會狀況,給了很有效的建議,後來有稍微激烈一點的攻防啦
7. 感謝友友、傑銘、純芳:其實說過了,但打在這裡才能留名青史(?)感謝邀請我一起練北大口模,真心感謝你們這群溫暖認真的人。
8. 感謝在補習班所有給予過我協助的人:好人一生平安。
(二)後記
1. 誠實然後行動:如果要我用30秒給想考企研所的人建議,我會說這個。誠實接受自己的不足,想辦法補足;誠實面對每一次挑戰,失敗檢討,再來一次;誠實面對每一次慾望,想看雜書、想追星,去啊,沒什麼。
2. 管理學影響甚深:我在撰寫這個的時候,第一個的想法:架構怎麼列比較好咧?
3. 如果你從頭看到尾,你真棒,祝你的理想能有完美的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