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大學外國語文學系:林欣蓉2016

甄試第一志願:成大企管

 

(一)背景淺說

 

成大企研所是我推甄上的學校,推甄上之後繼續準備考台大、政大,可惜成績未達標準。除了分享一些我過去讀書方式之外,我也會多著墨在一邊準備一般生考試、一邊準備推甄的過程,還有,身為讀書會的組長,我也想分享讀書會制度的摸索和運作,怎麼讓讀書會每個成員一起進步成長。

 

(二)讀書方式(主要分享管理學) 

 

暑期班

 

暑期班最重要的就是把理論基礎打穩,從寫作業的過程中去思考理論的應用:

 

暑期班作業

 

老師派的作業雖然有時候很吃力,但只要努力完成一定會有收穫,何況這些作業也是為了未來蒐集案例,是實力養成的關鍵。我記得當初小助教和我們說:只要成績不是A++,都要去問助教怎麼寫會更好。這句話對我影響很大,我的每一份作業,即使是被貼在後面當範本,都一定會去請教助教怎麼提升版本,感謝助教Nick也給我很多建議,讓我從暑期班就開始注意各標間的連結性等。

 

範本的邏輯思考

 

比起努力去抄騰或是記憶別人的解題技巧,不如思考他們的解題邏輯,想想自己當初為什麼沒有這樣想過,也可以去思考看看那些版本怎麼修改會更好,一定要經歷過思考才能將那些內容內化成自己的東西 

 

題庫班

 

到了題庫班,我們對各章節的理論都有一定的了解,差別只在於熟悉程度,重點是在暑期班時要先把基礎打穩,然後到了題庫班再做更多的思考。這個階段最重要的就是跨章節思考,適合每個人思考方式都不一樣,這邊提供幾個我用來激盪思考的方法:

 

把年代當成基本架構

 

第二章各年代的管理理論,乍讀之下會覺得和實務理論是脫離的,不過對於跨章節思考是個很有用的工具,不用硬是把每個學者的每項論點都背熟,但對於當時的環境背景要有基本認知,像是環境的封閉程度、對於「管理」定義的認知轉變等。因為對環境背景轉變的了解,讓我領悟到為何衝突管理方式改變、為何過去的管理者少把創新當作重心,也因為如此,我們對於不同時代下的管理制度策略不再覺得理所當然的對或錯,一切都是時代環境下的產物罷了

 

以考古題思考

 

趙敏老師在課本編排的每個章節最後,都會附上理論相關考古題,而我們也不難發現,很多漂亮的考古題其實會同時測驗不同章節的概念,這些考古題的用處,除了讓我們多思考該理論的解題技巧外,也讓我們發現「原來這些理論還可以以這樣的方式結合思考」,幫助我們做跨章節的思考。

 

換位思考

 

老師在題庫班提到的重點,也是我後期解題的思考重心。在閱讀完題目並抓關鍵字後,思考如果我是「管理者」、如果我是「出題老師」、如果我是「其他考生」,我會怎麼答?一開始以為思考這麼多會很浪費答題時間,但其實結果不然,這樣的思考反而訓練我腦袋轉得更快,讓我馬上就能確定我主要的答題方向,整題依這個方向發展也不必擔心各標間缺乏連結性而偏題,而這樣的思考模式也可以讓我們答題做出差異化。此外,因為我現在不是單純站在學生的角色,換位思考可以幫助我做更多面向的思考或理論在不同情況下的應用方式。

 

案例整理技巧

 

到了後期,老師會建議我們每天整理時事案例,除了單純紀錄下自己認為對於答題有用的案例,我還會在筆記上標註該案例應用到那些理論,像是「無印良品」的「MUJIGRAM」可能同時用到「有限理性」和「知識管理」這些不同章節的觀念,如此案例蒐集的過程,除了幫助我在考前複習更方便之外,也讓我發現到怎麼在一個制度同時應用不同章節的理論,讓跨章節思考更加走向實務面

 

書籍或雜誌的閱讀

 

除了課本的基礎複習之外,讀書讀累的時候也可以翻翻雜誌或是書籍,我在考前讀了《管理是什麼》以及湯明哲老師的《策略經論》,我不勉強自己把書中提到的觀點全部背熟,閱讀這些書籍對我的主要收穫是,我發現到更多從沒想到過的批判和理論觀點,這些衝擊讓我知道課本上的理論並不能照單全收,不是因為理論有錯,而是不同環境背景下的有效性和使用限制。我會把這些思考衝擊抄進課本,複習時再重新思考

 

(三)成大企研所的推甄準備

 

我準備推甄和準備一般生考試是同時進行的,其實時間壓力很大,在不能放掉任何一邊的情況下,在此分享我的準備方式和面試過程: 

 

準備心態

 

過去我一直對企研所推甄沒什麼信心,因為自己是文學院背景,後來才發現其實老師在知道考生背景的情況下,不會問太多刁難的問題,不過,自己對於過去的經歷與學習收穫、企管基本認知、還有未來目標的實踐還是要有萬全的準備,老師不一定會問到所有我們準備的問題,但因為有這些準備,讓自己可以信心滿滿的走進面試會場。

 

推甄準備方式

 

當時主要重心是放在暑期班的課業,讀書讀一段落再打備審資料,我自己的時間分配是,讀書和準備面試的時間大概是2:1。備審資料就和管理學的答題一樣,要有「目標」和「規劃短期與長期的連結性」。至於面試的準備,當時我會自己再另外找同學練習,尤其是請成大企管系的同學依他們對老師的了解問我相關問題,把那些考倒自己的問題記下來,然後回家一定要思考怎麼回答,回答之後,還要再思考老師接下來可能還會問什麼問題。另外,也可以請同學幫忙錄影自己面試的樣子,雖然事後看自己的拙樣可能會覺得很丟臉,不過透過錄影可以審視自己儀態是否需要修正。

 

成大企研所推甄面試過程

 

成大企研所真的如學長姐所說的,放鬆心情當作聊天!我們永遠無法預測老師會問什麼,最重要的是:記住自己想強調的亮點,回答的內容盡量連結到亮點,例如我回答目前在企管系修經濟學,老師要我解釋從最近教到的無異曲線這個章節中學到些什麼,我在解釋以無異曲線和預算限制式交點求解的同時,也連結到我未來想從事行銷的應用,行銷就是要做到讓消費者在預算限制下感到效用最大,物超所值。

 

此外,除了備審上的資料,老師也問到:

 

- 成大外文系,可以舉出兩名有名的校友嗎?

- 外文系多益成績不錯啊,可是外系也有成績比你高的,你的優勢在哪裡?

- 外文系對於你未來就讀企管有什麼幫助?

- 你想研究旅遊產業,可以用英文介紹台灣嗎?

 

我認為面試最重要的是「熱情」,尤其是自己對於未來目標勢在必得的決心,並非強迫自己微笑,而是要向老師展現出自己對於目標的渴望,希望有機會以貴所的資源達成自己的目標,以此心態做到不卑不亢。

 

(四)讀書會制度的運作分享

 

趙敏老師提供很多完善的服務,其中讓我覺得最棒的是讀書會制度。因為有讀書會,讓我們很難半途而廢,從暑期班開始就由小助教帶領,幫助我們進行組織文化社會化的過程,讀書會的成員或許程度不一,但是一起努力可以追求賽局中的柏拉圖最適解: 

 

和組員討論管理問題再去請教老師

 

自己讀書有時候會遇到一些理論的問題或盲點,但又擔心是自己理解錯誤而不敢去問老師或助教,這時候我們就可以先在讀書會時提出來,有時會意外發現其他人也有相同疑問,經過一番討論後可能會有不同的解讀,然後,我們再一起去拿這個問題問老師或助教。先和讀書會組員討論的好處是,讀管理學最忌諱的就是沒有事先想過,直接把問題丟給老師或助教,和讀書會討論過可以激盪我們對問題的思考,甚至比自己原本發現的問題想得更深入,再拿我們思考的產物去請教老師並求證,我們也會得到更多收穫。

  

讓題目負責人對解題負責

 

這是非常重要的讀書會運作心態,是我們讀書會之前遇到的狀況,也是我聽到很多讀書會遇到的問題。後期的個案班和題庫班時,我們有機會指派題目負責人,在老師抽到我們讀書會時請該成員代表上台解題。讀書會一起討論的原意是可以糾正出負責同學沒注意到的盲點,提出並且一起討論怎麼解決。但是,就因為讀書會每個成員的程度不一,程度較跟不上的同學被指定,信心不足,覺得自己解題解的差,就會依賴組內成績較好的組員,否則不敢拿自己的版本上台解題,而成績較好的組員,有時候會對負責人的解題模式「看不下去」,直接提出自己的解法予以糾正,然後就變成都是對管理較有想法的組員在討論,負責同學就在台上被動的聽著,直接把結論記下來。負責同學本來就對自己解題缺乏上台的信心,長久下來對自己的成長毫無幫助。

 

感謝副組長琬婷和我在檢討讀書會狀況觀察到這個情形,之後我也特別留意,對於負責同學的版本保留其思考的邏輯思維,我們其他人提出解題中的盲點或是連結性等問題,先問負責同學想要怎麼修改這些盲點,而不是直接把我們覺得好的答案丟給他,其實直接丟修改建議當然可以省下時間,追求「讀書會較佳的版本」,但同時也剝奪負責同學成長的權利,我們應該留給每個同學獨立思考的機會。 

 

考前一起做考古題

 

考前停課期間容易鬆懈,我們會每周固定約圖書館開館時間一起做管理考古題,因為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可能沒辦法每個人同時參與,我們有些組員就會在「線上」和我們同步考試,也就是計時開始與結束時在LINE群組同步宣布,達到督促做考古題的目的。這個做法對我們的好處是,除了寫完考卷後可以一起檢討之外,我們在考試前有時會過度恐慌,覺得課本讀完了不知道還要讀什麼,或是覺得什麼都還沒讀完而感到不安,讀書會的大家在考前的陪伴,讓我們知道自己不是孤軍奮戰,不是只有自己有這樣的恐慌。雖然這樣的集合對那些傾向自己安排寫考古題時間的同學很佔用考前的讀書時間,但是對於組員心態的穩定,我認為是很有幫助的。

  

組長的心態

 

在帶讀書會難免遇到很多挫折,組員流動率高、程度高低不一,尤其是如果一周一次的讀書會對組員學習沒有實際幫助的話,就等於只是個浪費時間的例行公事,因此我很重視和副組長做讀書會的檢討。謝謝琬婷在開讀書會前願意和我一起分享討論我們觀察到問題還有解決方式,也許我們讀書會在班上小考的表現不夠亮眼,但只要大家態度一直維持著熱情,程度較落後的同學能努力增加信心,我認為這就是讀書會對組員最大的幫助了。最重要的是,我學習到組長必須保持的心態,組長只是「輔助」角色,就像在讀書會討論中,隨時掌控讀書會氛圍,組長可以在大家失去方向時提出一些解題的盲點或批判,但比起自己一直注重提升讀書會版本,更重要的是鼓勵每個成員也投入版本的提升,鼓勵更多人發言,這樣讀書會才可以一起成長。

  

(五)心態調適與感謝

  

從推甄後到考試

 

推甄上成大企研所之後,我還是留在班上繼續努力拚一般生考試,一方面是想要和戰友一起「北征」,希望和讀書會一起努力到最後,一方面是想多充實自己,畢竟推甄當時經濟學才剛進入總經,管理學也還未進入題庫班的魔鬼訓練,這對於學習是相當可惜的。有人問我「你幹嘛把自己搞得這麼累?你不喜歡成大嗎?」其實不然,但就如同寫生涯規劃的心態,我知道自己的終點不是研究所,進入研究所最主要的目標也是透過學習充實自己,那現在放棄繼續學習的機會豈不是和報考研究所的動機自相矛盾?所以我想要努力到最後,不只是為了更精進自己的學習,更是為了證明自己的能力,為了對得起自己,還有整個讀書會,我比之前更加努力,然後奮鬥到我報考的最後一間學校考試結束。 

 

考試落榜之後

 

筆試放榜,我台政筆試成績不足進入面試,當下收到很多來自同學和助教的關心訊息。其實當下說不難過是騙人的,這些情緒不全然是因為無法上台政,更多的是對意料之外的驚訝,還有對自身能力的懷疑。後來,有人跟我說:「寬心,然後充實自己。」我知道,很多時候,意料之外的才是真實人生,學會看開比起準備考試更需要本事,寬心不代表刻意去遺忘落榜的事實,而是先好好讓自己疲憊的身心休息,然後定位自己,訂下自己的目標。謝謝身邊朋友的開導,很多時候我們需要追求的不應該是所謂「最好的」,而是「最適合自己的」。其實我很感謝我的落榜,我不後悔自己在推甄後還和大家一起努力到最後,因為除了知識的充實之外,我學到更重要的是讓心靈更強大的力量。榜單結果我不會刻意遺忘,但已經不會動搖到我要在企研所中繼續充實自己的決心和鬥志。

 

感恩的心

 

這段準備過程我有太多人想要感謝,我想要先感謝趙敏老師,老師的制度透過不斷的回饋修正,服務愈來愈完善。我很喜歡老師的理念:最重要的不是高手們是否順利考上第一志願,而是希望班上每個同學都能上榜。老師從暑期班開始引導我們思考對理論的解讀,雖然老師說過很多人管理會強是因為本來自己就很會思考,老師不覺得是自己的功勞。但若非老師先強化我們的理論基礎,然後引導我們思考的基本方向和模式,我們也無法從中摸索,上完管理學之後,每個人的邏輯思考都進步了很多,謝謝老師,讓我愛上管理學!也讓我愛上突破理論思考的感覺!

 

然後我想謝謝我們最棒的大助教Nick,不只有本事把研究所生活過得很精采充實,更把助教的角色扮演得超完美,總是思考怎麼讓我們進步,時事分享和作業批改非常用心,對於學生問的問題也會耐心解答,提供很多很棒的建議和版本提升方向。到現在還讓我印象深刻的是,Nick在上助教課時,同學普遍較少主動回答問題或是發言,後來Nick還因此到讀書會組長的LINE群組詢問大家意見,希望大家集思廣益想出怎麼鼓勵全班同學發言,當時真的很驚訝Nick用心到這個地步,對我們來說絕對是最棒的大助教!

 

再來要感謝的當然就是我們可愛的讀書會「停筆看我台政在這裡」,小助教堃堃和咅燁讓讀書會氣氛更加熱絡,也教我們很多讀書會運作要注意的部分以及讀書方法與心態的分享,奠定我們的自信心,謝謝你們到後來還是一直在默默關心我們,給我們好大的勇氣,真的非常非常感動!停筆的組員們,雖然我們組流動率很高,不過我們感情還是一直都很融洽,每個人都好認真好可愛,雖然我們組有很多「普龍共」,讓我們開會時哭笑不得,但也因為這樣,我們相處的氣氛總是很溫馨,每個人都願意對團隊有所貢獻,一起互相幫助互相激勵,謝謝你們,感謝我們可以一起努力到最後!

 

當然還有很多台南班的強者,雖然並非同處一個讀書會,但還是有很多機會互相交流,一起練習英文口說、一起檢討考古題、一起討論讀書會運作、一起分享準備心態,因為認識了這些強者,我聽到了很多不一樣的故事,也讓我學會用更豁達的心態面對事物,堅強起來才不會失去溫柔,我也許在榜單上不是排在前面,但我很感恩能夠從這段過程中學到這麼多,真的很幸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趙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